探店|吃(Ci)
外地朋友到成都,讲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走,吃火锅去。串串、火锅已然成了成都对外的名片,然而事实上,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成都人来说,川菜可能才是真正最能代表他们家常生活的味道,比如舒回锅。
本期福利:由舒回锅提供价值元的双人套餐,拉到文末直接抢!
V哥这次去的是舒回锅武侯新城店,在金履四路,从和武侯大道铁佛段交汇的路口拐进去,直行两三百米,就能看到“舒回锅”的招牌,素雅大气,很显眼。
在外地人听来,舒回锅的名头,可能没有某某串串、某某火锅那么如雷贯耳,但在大多数成都本地人眼中,舒回锅之类的传统川菜馆子才是成都日常生活的滋味,尤其是那一口肥而不腻的回锅肉。
建设路店和武侯新城店还没开的时候,有人为了这一口回锅肉,专门开2个小时的车,到郫都区的店去一解馋虫。
舒回锅的回锅肉魅力可见一斑,也就难怪能在一众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临街景观位,视野开阔
舒回锅武侯新城店在二楼,从招牌下的入口走楼梯上去,进到大厅,豁然开朗。大厅空间宽阔敞亮,整体中式的装修风格,古朴典雅。
大厅主要是8-10人座的圆桌,往里面还有包厢,适合公司聚餐、团建、婚宴、酒席。临街的包间有落地窗,视野开阔,环境最为清雅。
当然,作为坐落在居民楼之间的川菜馆子,右手边也有4人座的小桌,而且是落地窗设计的景观位,视野开阔,可以俯瞰街景,是平时和家人、朋友小聚的最佳选择。
V哥去的那天是周四,下午6点过,就陆续有人来点菜用餐,或两三人或三四人,在临窗位置坐下,点好酒菜,边吃边聊,7点左右临窗的景观位就差不多坐满了。
左手边有一个放有麻将桌的房间,吃喝完,如果还没想好下一场的去处,还可以就地先搓上几把麻将找找灵感。
舒回锅——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回锅肉
同火锅煮起一锅红汤,不分荤素贵贱只管往里扔相比,川菜做起来似乎麻烦了些,但和那些选材讲究、工序复杂的官府菜比起来,川菜又显得平易近人——食材常见,工序繁简得当,充满江湖和寻常生活的气息。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回锅肉了。猪肉或蒸或煮,处理至七、八分熟,晾凉切片,再和葱姜蒜等下油锅煸炒,或配上蒜苗,或配上莲白,佐以豆瓣酱和油盐酱醋等,五味齐全,实属下饭的首选。
同是回锅肉,汗蒸和水煮不同处理方式,做出来的回锅肉在口感、味道上大相径庭,配蒜苗和配莲白做出来的回锅肉滋味也大不相同。
舒回锅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回锅肉,采取汗蒸的方式,将猪肉做到七、八分熟,再切片晾凉回锅,配上蒜苗,煸炒好。吃起来,略有嚼劲,味浓鲜香,肥而不腻。
剁椒牛腩,牛腩煮得很烂很入味,芋头也是软糯可口。
韭香牛肉,薄片的牛肉裹上韭菜丁,牛肉口感细嫩,韭菜的味道加上汤底花椒的麻香,滋味丰富。
干锅排骨,麻辣鲜香俱齐,不同的配菜口感也不一样,各具滋味。排骨肉香嫩,藕片鲜辣脆嫩,土豆香辣软糯。
酱烧青椒鸡,鸡块嫩滑,汤汁浓稠,味道丰满。一块鸡肉配上菜,用小窝头夹住,一口下去,好吃又顶饿。
什锦汤锅汤汁浓郁,味道鲜美,下面有小灶头,一边吃还可以一边涮点蔬菜、苕粉。
不用看菜单,直接看“菜”点菜
在舒回锅,你除了可以看着菜单点菜,也可以站起来,到菜品实物展示区去,看着实际样品点。分量、菜品、价格一目了然,彻底打消你“照片与实物不符”的顾虑。看中哪个菜,拿上它面前代表自己身份的小卡片就好。和菜品实物展示区相连的就是后厨,明厨亮灶的设计,也很让人安心。
人均50的“宴席”体验
传统川菜的地道口味,分量也很足,大厅整体的环境设计,也是奔着办酒席宴请的标准去的,但一般人均消费却只有50元左右。
这点V哥是真的服,反正V哥要是事先不知道,兜里不揣个千儿八百的话,看看这门头、环境,决计是不敢往里进的。
武侯新城店也接受酒席预订,按照每桌10人的标准,根据需求和配的菜品不同,一般一桌价格在-元不等。
周边设施
楼下和路边都可以停车,想要免费停车的话,买单时记得在前台报备下。附近最近的商业广场是世纪百合商业广场,距离舒回锅1公里不到,步行都很方便。开车的话,2公里左右就到武侯万达广场,3公里左右可以到大悦城购物中心。因此,吃完饭,想要在附近找玩乐逛一条龙的话,也非常方便。
#本期互动福利#
有一张图里藏了我们的小熊猫
大家找一找Ta藏在哪一张
留言告诉V哥
(答案提示:蔡琴《被遗忘的时光》)
随机抽取3位答对的小主,每人送一份
由舒回锅提供
价值元的双人套餐
(中奖名单见下期)
V哥交通小贴士
-tips-
舒回锅(簇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