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川菜》
佚名
腌腊煸熏爆溜滑,甜酸咸苦香辣麻。
东坡煨焖东坡肉,太白清蒸太白鸭。
诗圣临厨烹蜀笋,文君下灶炒川虾。
百馐百味百盘馔,一菜一格一品花。
川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的食谱上,川菜无疑是浓厚的一笔,熊四智老师在《举箸醉杯思吾蜀》一书中,用了五个字概括了川菜精神,叫做:和、廉、变、通、美。
近日一份售价元的回锅肉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既然如此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关于回锅肉的那些事
回锅肉作为四川人心中的“川菜之王”。几年前,华西都市报曾组织过一次川菜评选活动,结果回锅肉以绝对优势高居榜首。
相传,清代末期,一位姓凌的翰林仕途失意,回到家乡成都后,祭祀先祖。因为这位翰林平时爱吃煎炒类菜肴,祭祖之后,就将祭肉肉片放入炒锅翻炒,又加入盐、豆瓣酱、和蒜苗。没想到其味香美无比,左邻右舍纷纷仿效改进,回锅肉就这样诞生了。
这本是一道源于东北满族的四川菜
有史书记载,在宋代,东北的满族(女真)在传统的“跳神”祭祀中,会将猪肉用白水煮熟,称为“跳神肉”,祭祀完毕之后切片食用这种猪肉片。资料记载,这也叫“手把肉”,即执刀自割自食的白肉。
川娃子们虽然没拿到回锅肉的“发明专利”,但随着明末,辣椒通过大航海从美洲传入中国;清咸丰时期,郫县加入辣椒的豆瓣酱崛起,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填川移民,开始对这来自白山黑水的白肉,进行改良,终于使它从默默无闻的菜中小卒,变成名满江湖的绝世高手。
“正经”回锅肉到底有多讲究?
回锅肉也曾经被叫做
“过门香”、“熬锅肉”
而回锅肉这一名字
是从郫县豆瓣崛起之后才正式喊响的
做回锅肉最好的部位是猪的坐臀肉
也叫二刀肉
其实就是臀部(后鞧)靠近后腿的那一圈肉
因为是切掉尾巴之后的第二刀切下来的肉
所以称为二刀肉
因为做回锅肉的猪肉太肥则腻
太瘦则焦太宽太窄都难以成型
而这里肉质结识坚挺,瘦六肥四,弹性刚刚好。
回锅肉的豆瓣必须是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乃是川菜之魂
川菜无论做菜还是火锅,都离不开它。
郫县豆瓣有个特点,加热之后才能散发出它的魅力。
加入郫县豆瓣后,回锅肉鲜润香辣,实为点睛之笔。而这郫县豆瓣,却只有在郫县这个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的小县城里,才能做出那个味道。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