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锅肉并非富顺的专利,在很大程度上,她已经属于四川。但富顺的美食名录里面她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回锅肉在富顺美食上的地位,可以用一句谚语来形容,就是十处打锣九处在。他就像一名不知疲倦的战士,总是能够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冲锋陷阵。和所有的美食一样,她的人生追求只有一个,就是让人吃掉。
富顺的回锅肉是真正属于民间的。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在大酒店里就吃不到纯正的回锅肉,而是因为大酒店里的回锅肉更加广义、更加泛滥,我认为她缺少一种气质,烟火气。
热爱美食,首先应该热爱这种烟火气,并从这里开始循序渐进。
最记忆犹新的是蒜苗回锅肉。初春时节,走在富顺的乡间小路,一到了中午时分,那种蒜苗爆炒回锅肉的清香就会很放肆地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这时,你甚至可以根据炊烟的位置准确地判断出当天的风向。而那些在地里劳作的人们,也是在这回锅肉清香的指引下,回到那张熟悉得可以背诵的餐桌上,一边惬意地端起酒杯,一边与那盘散发清香的回锅肉展开亲切交谈。当然,这种清香还取决于乡村的蒜苗,而今那些经过大棚种植的蒜苗显然是不能够比拟的,就像我们隔壁的胖媳妇总爱在心血来潮的时候扮作韩红的样子演绎那首抒情的《青藏高原》一样,活生生地降下了几个拍子,就寡味了。
在富顺乡间,回锅肉具有老少皆宜的品质。听老人们讲,小孩子断奶之前都要开荤,就是标志着从此可以正式吃肉了的意思,而回锅肉自然也是作为开荤的首选肉食。一方面因为取材方便,在任何一个餐桌上都少不了回锅肉,另一方面是因为回锅肉肥瘦兼备,小孩子是没有理由拒绝的,这丝毫不会增加开荤的难度。同时我认为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孩子要记住这种烟火的味道,这种味道将逐步培养成他长大后的乡情。
但蒜苗并不是回锅肉的唯一搭档,在这一点上,回锅肉充分的体现着她的包容与合作精神。在富顺回锅肉的系列中,大致还有这些:
之一,青椒回锅肉。大块的青椒与大片的回锅肉搭配,色彩和形状都相得益彰,体现着和谐共处的特点。所以更多的时候,这道菜已经进入了四川美食代表队,被奉为川菜的经典。
之二,二面黄回锅肉,也称家常回锅肉。二面黄,就是把切成片的豆腐放入油锅烙制的两面呈金黄色的豆腐块,她应该算是富顺豆花的下游产品。这道菜也算是回锅肉与豆花攀亲戚的杰作,是下酒下饭的理想菜肴。
之三,麦粑回锅肉。这是一道很注重资源利用的菜肴,因为麦粑吸收油份,和回锅肉搭配,就用不着再多放油了。但要注意的是,享受这道菜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视力,不然有人就会夹起一块酷似回锅肉的麦粑夸张地惊呼,哎呀,咋子这回锅肉跟麦粑一个味道呢?
之四,蒜苔回锅肉。这算是蒜苗回锅肉的姊妹篇。如果要从一个吃者的角度比较一下,我认为,蒜苗和蒜苔这一对姐妹,是难以取舍的。但是,季节的规律告诉我们,要先吃妹妹再吃姐姐。
其实,回锅肉的组合还很多,不论是在富顺还是在其他地方,她总是有充足的理由与那些相称的搭档合作,就像一个好色之徒,只能用博爱这个词语来形容。在实践中,她更像是一位满腹才气的理想主义者,总是带着自己的真理和抱负到处去搞推销,寻求支持与合作。事实证明,她在美食这个行业的确是干得不错的,也凭借她的实力赢得了不少的喜欢。这种喜欢体现为,百吃不厌。
更多阅读分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