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偶然刷到了中国好声音,才意识到这个夏天还有个它。不过今年这热度不行啊,都过去一个星期了,它才悄咪咪被我发现。估计是奥运会太精彩、槽点太多,吸引了一大票流量过去,再就是抗疫抗涝的推进,综艺上的这个热点就被掩盖了。
Whoknows,但是,好奇害死我,这个瓜就让小妖来八一八。
好声音今年十岁了,有种莫名的年代感。对我来说,10年中怎么说也有6年的夏天是在这档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度过的。它带给我特别多美好的回忆,有些学员的表现和导师的点评现在都还记忆深刻。
导师自不必说,大佬级别的人物都来串过场,像刘欢、汪峰、那英、庾澄庆、杨坤、张惠妹、齐秦、周杰伦、陈奕迅、谢霆锋、李健、王力宏、李荣浩、李宇春、李克勤。
总有一款导师的风格适合你。
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
有些学员,例如吴莫愁的《PriceTag》让人认识了jessie·J;赵雷的《画》惊艳了刘欢老师;李幸倪和张旸的《红尘客栈》,张旸略带戏腔的演绎特别符合歌曲的古风特征,与周杰伦的原唱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希林娜依·高版的《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叙事般的歌词让人如同看了一场爱情电影,主人公从初恋到走入婚姻中间经过的林林总总,人生每个重要阶段发生的小故事即平常又暖心,与学友哥风格不同,但还是满满地感动。
李雅版的《越过山丘》,不得不说高晓松(又叫“矮大紧”)太有才华了,歌词同样在写人生各个阶段的故事,伤感的同时,也能感觉到流露出来的诗意。有青春时的恣意张扬,对理想奋不顾身的追求,也有对经历过人生大半,心态豁达的描述,一切都看开,也都放得下。
当时在场导师沉醉的状态就是对她最好的肯定,真的是仿佛世界都安静了,全都在专心听她用歌声来讲述人生哲理。
如果说有一首歌每次听总能打动我,《越过山丘》应该算一个。
因此,今年可以说是怀抱着期待来的,也发现了一些变化:
导师阵容变化,选唱歌曲以原创为主,“回锅肉”居多。
首先,今年的导师阵容采取:固定导师+助教导师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原来4个人转椅子,现在8个人转,不过助教导师只有参与权和建议权,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四位固定导师身上,因此产生了下面的神仙组合(导师+助教导师):
李克勤+吴莫愁、汪峰+黄霄云、那英+张碧晨、李荣浩+吉克隽逸
其次,选唱的歌曲大多以选手的自我创作为主,经典老歌的演绎很少,这可能也是共鸣点少的原因,也可能是一部分人选择老歌会比较占优势的原因。
最后,第一次听说“回锅肉”歌手这个词。很多参赛选手在来节目之前就已经有一定人气,参加好声音可以扩大个人知名度。这个就像生日之前知道了生日礼物,感觉少了点新鲜感和刺激感。
说到导师,还是最喜欢李克勤和李荣浩。
李克勤
感觉还没有从勤深深组合的《天地有情人》中走出来,克勤老师就以导师的身份亮相好声音了,看到他也想到了《红日》,听到《红日》也想到了他。歌是人的代言,人是歌的代言,有道理。
他对待节目规则认真,对待音乐认真,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学员身上的哪种特质吸引他。
之所以有这个感悟,是第一期最后出场的伍珂玥小姐姐选的《曼珠沙华》,李克勤认为把歌曲中“曼珠沙华”几个字唱出与梅艳芳不一样的感觉,成为他想要吸收伍珂玥进入自己战队的主要原因。
同样,对于第二期选手余空的戏腔表现,在其他导师纷纷把他和周深进行对比,字里行间透露出余空的声线和周深将来发展方向差不多时,李克勤反其道而行,强调和名人有相同点是好事,但是保留自己的个性,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更为重要。
虽然网上有吐槽他普通话不太标准,在争取选手方面有些不利,但是,我要给他打call,作为土生土长说粤语的人,普通话说得慢,但很清晰明了就可以了,不能鸡蛋里面挑骨头,拿一个北方人的普通话标准去要求他。
我觉得他说话点到即止,点评有礼貌且尊重选手,让人佩服。广东出身的选手应该都会支持本土导师吧,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的,看好李克勤哦。
李荣浩
同样对待音乐认真,真的是入他法耳的好声音才能够让他转身,否则哪怕周围的导师都转过去,只剩他一个,他也不会随大流。
说实话,今年已经是年了,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李白》、《模特》,以及与杨丞琳结婚这几件事上,他火到能成为中国好声音的导师,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看来我错过了很多他夺目的时刻,于是私下里听了几首他的歌,像《年少有为》和《不将就》,感慨:太抓心了。
在这种人人都有一身故事的时代,李荣浩的歌词娓娓道出了每一个拥有爱恨情仇人的真实体验。单看评论区的留言,或看歌曲的热度排行榜,就明白大家在李荣浩的歌曲里找到了共鸣:这说的不就是我嘛?
汪峰
我恍惚间以为汪峰老师是不是每年的好声音都参加了,过于熟悉以至于不知如何写,不像李克勤和李荣浩,对我来说更加新奇。
对不起汪峰老师,这时候我真词穷了。两期节目看下来感觉没刚开播那几年给人的印象深刻,点评还是一如既往地四平八稳。
他对音乐的要求也很严格,或许也是真正触及他灵魂的歌曲少,所以转身次数不多。不过他的新发型很吸睛,看着好利索。
那英
那英老师这次给人的感觉不太像一位评委导师,倒更像是烘托节目气氛的人,制造一些搞笑的梗,会有怼汪峰老师的场景,也有和学员交流上互相理解有误的时刻。总体来说,与最初好声音里的那英老师稍微有点距离。
不过,这次她的妆感倒是获得了一致好评,似乎比十年前更年轻、更精致了,网络上很多人心水她的口红色号。
四位助教导师
八完了几位固定导师,再八一八几位助教导师。两期看下来最喜欢吉克隽逸,太有范儿了,她和李荣浩的组合非常搭,在学员的选择上,同样比较认真,也真性情,不做作。
张碧晨的话,每个学员她都会转身,曝光率很高。可能确实也觉得学员不错,想给每个人机会,但是,这种行为在一些弹幕留言中成了情商高的表现。不太喜欢这种总是拿情商说事的人,她说啥了就情商高了?
本来正常人都应该这么说,没什么特别的,就几句话而已,怎么反而需要情商高低来定义、来做总结了?
还有一部分人会非常八卦地提及她小孩的问题,生怕别人不知道。所以有时候开弹幕也好也不好,能产生共鸣让人很开心,也容易被带节奏,影响自己的观感体验。
吴莫愁和黄霄云部分,她们发言机会不是很多,一个炫酷,一个可爱,后面再看看。
期待改善
两期节目看下来,整体来说抢人环节耗时过多,1.5H的节目,感觉只有1H是说到关于音乐的问题,其他似乎是为了节目效果而故意为之,有点偏题,不论是导师的点评,还是学员的回答,让人多少有点脱戏,不能好好享受听歌的乐趣。
都说懂音乐就像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从导师的点评中,不仅让学员,也让我们这些屏幕前的观众了解到门后是怎样的不一般,这应该才是比较有意思的吧。
高光歌曲
结尾处,还是感觉《曼珠沙华》最好,小姐姐用粤语演绎的,举手投足间就是港风本尊。不仅如此,《曼珠沙华》的原曲来自日本,作曲者宇崎竜童和作词者阿木燿子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一对模范夫妻,致敬。
人生总是充满了惊喜,好声音中这样的歌曲可以多来一点。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