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过盐煎肉
文|白兰
儿时,常听得祖籍成都的老一辈人说“好吃不过盐煎肉”,耳听为虚,我往往顾名思义:“盐巴煎的肉,白翻翻的,有那么好吃吗?”尽管心中存疑,但偶尔也会咽一下口水——毕竟有肉比无肉强,特别是肚家坝唱“空城计”时。
然而,恍恍悠悠都人过中年了,这“盐巴煎的肉”还像个没有色彩的梦“搁浅”在我的脑海里。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才邂逅传说中的盐煎肉。
那日,我和先生去刚建好不久的重庆江北机场参观,受一位家在附近的朋友之邀,中午去她家“蹭”饭。
主人好客,有朋自近处来,照样不亦乐乎,她的成都籍先生围上围裙,竟亲自下厨跳锅边舞: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川味耗儿鱼、凉拌折耳根……各种偏重于川西口味的美食依次登台亮相,吃得我们惊叹连连:“哇,星级水平!”
认识多年,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朋友的先生的母亲竟是成都一家赫赫有名的餐馆的大厨师:美食基因再加上家传、家教,其烹饪水平想不高都难!
不过,我却没有想到,这场美食家宴的高潮竟是我既没朝思也没暮想的盐煎肉!
正询问川味耗儿鱼的烹饪方法时,一份有蒜苗、青红椒“伴侣”的“回锅肉”作为主菜上桌——该菜油色红亮、干香扑鼻、肉片酥嫩、豉味浓郁……一块、两块、三块,我一口气“饕餮”了好几块:“哇,这回锅肉好吃到爆!”主人笑道:“这不是回锅肉,而是盐煎肉!”闻言,我不禁叫了起来:“哇,原来这就是盐煎肉啊!我还以为是……”“盐巴煎的肉,白翻翻的!”我家先生半开玩笑地接嘴道。
“盐煎肉与回锅肉的相似度的确很高,可以说它是回锅肉的姐妹菜。不过,它与回锅肉也有不同之处,一是去皮、不煮、生爆;二是煎炒时要添加豆豉,”曾在某重点中学任教的“大厨”很“语文”地解释道,“虽然它叫了个‘盐煎肉’,其实在煎炒时一点盐都不放!”有了这言简意赅的点拨,尽管他没有详细介绍烹饪步骤,但我的自信却瞬间爆棚:“只要会炒回锅肉,就一定会煎盐煎肉!”
自信归自信,但若不回家实际操作,却还是空中楼阁。第二天,我特地去肉店买了一块肥瘦相连的五花肉,剔骨去皮,将肉切成薄片;蒜苗切段,青、红椒切块、豆瓣酱剁细(也可剁点蒜茸);锅里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肉片煸炒至熟、再放白糖煸炒至香,然后烹料酒、下豆瓣酱、豆豉、红酱油,炒出红油之后将肉片铲起;将青、红椒放入留有油的锅里煎炒断生,再将肉片倒回锅里翻转,随后下蒜苗炒匀,便起锅装盘……有样学样,我第一次学做不放盐的盐煎肉便大获全胜。
吃着自己做的盐煎肉,我洋洋自得:“这比做回锅肉还简单嘛,至少用不着下锅煮……”煮?不煮就没有汤?!我心里“咯噔”一声,刹那间回豁过来:老一辈人之所以说了多年的“好吃不过盐煎肉”,却从未下厨给我们这群“好吃狗”做过一次,除了成渝两地的食俗差异之外,显然还是因为做回锅肉有汤!
想想也是,那煮过肉的汤香喷喷、油旺旺,只需放一点盐,便味美无比,任放什么蔬菜(如萝卜、冬瓜、土豆、海带等)在里面煮,端上桌都是一锅鲜。别小看这一锅鲜,在当年咱这经济拮据、人丁兴旺的家庭里,无疑是最好的“食补”——老一辈人爱犊、护犊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也许是习惯成自然吧,尽管会做盐煎肉、且家庭日趋小康也不再在乎有汤无汤,但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我家餐桌上还是像左邻右舍那样以回锅肉为主,直到近些年,我才重新将这道美食录入家常菜谱并升级为招牌菜。
其实,重拾盐煎肉也是一种机縁巧合。某日,我邀约几位发小来家聚会,一时心血来潮,便将预定菜谱里的回锅肉切换成盐煎肉:“来客都是些重庆土著,对盐煎肉可能也像我当年那样,只闻其名而未品其味?”正如我所猜想,当那份颜值高企、干香诱人的盐煎肉闪亮登场时,座中客错将其认成回锅肉者竟百分之百。没吃过必然感到新鲜,再加之那天的盐煎肉的确煎得声色撩人,故而赢得了如潮的好评:“好看……”“好吃……”“好香……”
有了这“三好”壮胆,我自然信心倍增,以后不仅常以此菜待客,偶尔参加亲友聚会,还会不辞辛劳地携带预先准备好的盐煎肉食材和配料,登门去秀这不是独门的“独门绝技”。有一年,我刚从上海返渝,便接到一位朋友的热情邀请,去她家参加女作家沙龙聚会。有机会现场秀厨艺,我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于是便带着盐煎肉等食材欣欣而去。当那盘曾在脑海里搁浅多年的盐煎肉被众姐妹的点赞抬上云端,我似乎也有点飘飘欲仙,居然嗨喊三声:“好吃不过盐煎肉!”
组稿:常克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环卫工人赞
文|田丰隆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所以,我是一个喜好晨练的人,每天差不多五点起床,简单地漱洗后,就下楼到空港广场跑上几圈,在花团锦簇的林荫里,打打拳,舞舞剑,做做操,活动活动筋骨,疏通疏通脏腑,吐纳新鲜空气,精神也就来了,怪惬意的。
清晨五点钟,大多数人都还沉浸在温柔甜美的梦乡,享受着生活的宁静与温馨,多美多幸福啊!
这个时候起床,够早的吧!又特别是在冬天。
然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每天我开门下楼时,打扫清洁卫生的工人早就开始打扫楼道院子了。走出小区大门,打扫街道和广场的几位工人,也早开始洒扫了。
扫地的沙沙声虽然低沉,但在静谧的清晨还是显得格外清脆。环卫工人身着橙黄色工作服,在白炽路灯光下显得格外耀眼。扫地扬起的微尘,形成一团薄薄的尘烟。他(她)们在尘烟中不停地晃动,显得有些朦胧。他(她)们那矫健的形影,在晃动的尘烟中突然膨大起来,不断增长,变得平凡而伟岸,令我肃然起敬。
等我锻炼回家时,原本经一夜,被临街店铺占道卖夜宵,加上卖烧烤、酸辣粉、水果、衣物、玩具、杂货等各种游摊,以及到广场唱歌跳舞,娱乐休闲以度良宵的人们扯得到处是塑料盒袋、瓜壳果皮、纸碗竹签、烟头纸屑……狗便尿溺……醉酒者口吐的秽物……遍地狼籍,不堪入目的街道,已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片清新,令人爽心悦目。
环卫工人一天的工作,从凌晨5点到7点为普扫、除洁;上午8点到晚上10点为保洁。有树叶飘落下来了,有人抛烟头、瓜壳、果皮了,有人吐痰了,有人贴“牛皮癣了”……他(她)们都立刻走上前去,清扫、擦掉、铲除、制止,不停地游走于大街小巷,乃至旮旯角落。吃饭轮着吃,工作连轴转,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不休息。
你说:累不?
他(她)们经年累月,日复一日,精心地打扫着他(她)们深爱的这片热土,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华年,红活柔润的手,不知磨破了多少血泡、打起了多少厚茧,变得粗糙,不再柔润红活。一天十五六个小时的工作,回到家里,两腿像灌了铅,腰酸、臂疼、手麻、端不起碗……
你说:苦不?
环卫工人的工作,不仅脏、累、苦,而且费力不讨好,当上前劝阻那些不讲清洁卫生的人时,常常受人轻贱,甚至辱骂:“打扫清洁的,是什么东西?还想教训我!?”有理无处说。
你说:委屈不?
我曾问过空港大道、安康路、长空路沿线街面清扫保洁班组长王家菊:“环卫工作又脏又累又苦,费力还不讨好,你是怎么看待这份工作的?”
她坦然莞尔一笑说:“脏我累我苦我一个人,换来万人干净舒心,虽然心里有时也觉得有点委屈,回头想想也值呀!”
环卫工人的劳动,是无价的。是他(她)们无论冬夏春秋,无论雨雪风霜,一年四季,天天如此,用辛勤的劳动,给人们营造了清新干净,优美舒适,爽心宜人的环境。渝北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区、文明城区,都洒满了他(她)们的心血和汗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她)们是一支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渝北”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保护环境清洁卫生,是任何时候抗疫战瘟,阻击防控病毒细菌传播蔓延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大家试想:如果没有他(她)们艰辛的劳动,我们生活的环境又将是什么样子呢?
他(她)们的工作虽然普通平凡,但他(她)们工作的意义却是十分重大;他(她)们地位虽然低下,但他(她)们不怕脏累苦,任劳任怨的品格却十分崇高;他(她)们的待遇虽然微薄,但他(她)们不计报酬,爱岗敬业的精神却十分伟大。这些都十分难能可贵,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人们赞美清洁工是“城市街道的美容师”,十分确切,当之无愧。他(她)们应该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敬!
在此,热爱生活、重视健康、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爱洁爱美的人们,应改一改乱倒乱扔垃圾废物的习惯;向那些不文明而有害他人、社会,有损公德、道义的不良行为做斗争。建设“山青水秀、美丽渝北”、整治“脏乱差”,人人有责,应从自己做起,认真践行社会公德,努力争做文明高尚的人。人人如是,我们的生活就将变得更加美好温馨,和谐幸福,健康快乐。我们尊敬的清洁工也将不再那样辛苦劳累。这是一举多善,对己对人对社会都大有好处的事。
朋友,何乐不而为呢?
总编:张强
副总编:泥文
栏目主编:
常克(散文)
qq.